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冒烤鸭的风还在继续吹。
据美团收录情况,北京地区经营冒烤鸭相关产品的商家已经超过100家。最近,内参君公司楼下就新开了好几家冒烤鸭专营店。内参君还没尝试过冒烤鸭,趁着这股劲风,决定去试一试。
夏日正午,798街区附近的“朱大力冒烤鸭”店,门口三层外卖架上,前两层摆满了打包好的外卖。推开门,冒烤鸭的油香拌着空调的冷气扑面而来,打眼一看,一排烤鸭整齐地挂在玻璃后。
叫这样名字的,北京已经有三四家,但不确定是否连锁。
老板强调,他们家是“自己烤自己冒”,“我们的大中小锅包含的内容一样,都是‘几十道素菜+烤鸭’,只不过烤鸭份量不一样。”
落座时,老板向食客解释如何点菜,这已经是他向第四桌点单的顾客解释——“冒烤鸭该如何吃”。尽管冒烤鸭在成都已经有20多年历史,但对外地人来说还是有点陌生。
店内总共13个客位,有8桌食客在用餐,一个小时内,这样的上座率保持不变,期间翻台4次。对比附近的餐饮店,还算热闹。
内参君第一次尝试冒烤鸭,吃的时候觉得还好,吃完了却有点心心念念下次再来吃的意思。
在北京,一批从成都走出来的品牌化、连锁化的专门店,如钢一区伍妹烤鸭、李叙青冒烤鸭等正在快速扩张。钢一区伍妹烤鸭和李叙青冒烤鸭分别都有2家正在营业,2家准备开业。
还有一些川菜店、火锅店、麻辣烫店把冒烤鸭作为引流菜品上新,例如,川菜蛙来哒和麻六记分别推出了冒烤鸭套餐和盒装预制菜、火锅头部品牌大龙燚也推出了冒烤鸭外卖套餐……
甚至连北京烤鸭店可以卖起了冒烤鸭。
但目前来看,仅仅把冒烤鸭这道单品来支撑起整个门店的还是在少数。
在走访北京冒烤鸭店铺的过程中,内参君发现,虽然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显示很多冒烤鸭品牌,但拥有独立门店的品牌却很少,除了部分连锁品牌,其余大部分为美食广场的档口店。
冒烤鸭的成功背后,既符合招牌菜火锅化的趋势,也戳中当下消费者注重性价比、社交感。能在线上线下形成今天这般的流量势能,情理之中。但越是火热,也越应该睁大眼睛、做好判断。
冒烤鸭在网上的火热,还包括许多“冒烤鸭加盟”、“冒烤鸭开店”、“冒烤鸭一年净利润11000万”等视频和帖子。这是快招公司在某个品类有抬头的迹象,就蜂拥而上的结果。
他们不仅想要让更多人来吃冒烤鸭,还努力营造出“开这样一家店就相当于开了一台印钞机”的意味,以此吸引更多人来开一家冒烤鸭店。
甚至包括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冒烤鸭店铺,都可能是专业餐饮管理公司或品牌营销公司推出的。在在他们的努力下,冒烤鸭正在成为许多餐饮创业者“年入千万”的致富想象。
冒烤鸭并不缺乏声量。但一个品类能否成功,看的不是流量,而是品牌。是否有“品牌”关系着它能走多远的路。
实际上,冒烤鸭的情况跟淄博烧烤很像,是业内常说的”有品类无品牌”,哪怕它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钢一区伍妹烤鸭、李叙青冒烤鸭、张三花烫烤鸭等独立连锁品牌,但是目前仍在发展初期,仍是属于一个小众、待爆的赛道。
而淄博烧烤目前已经降温了。冒烤鸭的未来会怎么样,任何品牌的动作和后来者的加入,都可能会对这个赛道产生影响。
餐饮老板内参已同步入驻: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微博、澎湃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顶端新闻、凤凰新闻、界面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ZAKER、知乎、支付宝、创业邦、赢商网、虎嗅、36氪、B站、抖音号、虎嗅网、21财经、钛媒体、东方财富网、联商网、前瞻网、亿欧网、雪球网、投融界、新浪财经、一点资讯、天天快报、UC大鱼号、商业新知、360图书馆等近52家媒体平台,精准瞄向产业相关读者,并与全国数百家媒体建立紧密连接。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