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手机卡、公交卡的芯片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最近几天,ZTE的制裁可以说是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公交卡芯片是国内的还是进口的?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如何?

本地化银行卡芯片。

根据我发现的2014年和2015年的信息,当时国产银行卡芯片的市场份额小到可怜:

2014年标准银联IC发卡量约7亿张,2015年发卡量约5亿张,但国外芯片厂商在标准银联IC卡市场份额仍高达95%以上。

甚至在2015年初,《中国十亿金融》也发表了文章IC95%的卡使用荷兰芯 金融安全受到威胁。然而,在那之后,银行卡芯片的本地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例如,2016年只发现了华虹半导体和金融IC卡芯片出货量已超过2亿颗—比2015年翻了一番(包括纯金融)IC带有金融支付功能的智能卡芯片,如卡、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市场份额,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已经惊人了。

本地化手机卡芯片。

1999年,大唐集团首次制造手机SIM自手机卡芯片定位之路开始以来,手机卡芯片定位进展相当顺利。截至2017年,仅紫光国芯公司生产的手机SIM卡占国内市场的60%,可以说还是挺不错的。

公交卡芯片的位。

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没有找到多少,但就难度而言,这种芯片的难度应该比制造银行卡和手机卡的难度小得多,因此应该受到国外的限制。

事实上,上述芯片的工艺要求相对较低(工艺是由工艺制成的90nm、55nm这个量级),经过上一轮的本地化,已经充分实现了自给自足。此外,中国可以批量生产的光刻机和蚀刻机已经完全满足了上述芯片的生产,这表明本地化没有问题。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